专业与培养 网站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专业与培养 > 正文

学科教学(语文)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3年修订)

时间:2025-03-26 17:20:07 来源: 作者: 阅读:

  一、类别(方向)简介

   本学位点于2010年开始招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国内较早设立该领域的培养单位之一。本学位点坚持扎根大别山革命老区,服务河南,面向全国,依托炎黄学骨干学科群、中国语言文学省级重点学科以及汉语言文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等协同育人综合教学与实践平台,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领航, 强化实践教学能力,重视科学思维与创新,厚植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着力服务国家基础教育事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本学位点在文学教育、语文教学研究、语文名师成长研究等领域优势明显,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多篇论文荣获河南省优秀硕士论文。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层次合理,目前已形成一支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的专兼职导师队伍,建有信阳高级中学、羊山中学、息县第一高级中学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养与研究意识的创新型中学语文专任教师。具体培养目标为: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爱学生。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备良好的现代教育理论素养;具有扎实的中文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专业前沿和发展趋势,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

3.具有较强的语文教学实践能力,并能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育教学工作。

4.具有较强的语文教学研究能力,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

5.具有较强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能力, 能有效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和资源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6.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7.能较为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中外文文献。

  三、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课程改革、教育测量与评估,以及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指导和检验中学语文教学等。

  四、学制和学分

基本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可在基本学习年限基础上延2年(含休学)。课程总学分不少于42学分,最多不超过45学分。

  五、培养方式和培养环节

1.培养方式

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学习。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与反思。

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采用以科学研究与实践创新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导师要管教管导,教书育人,既要发挥对研究生的学科前沿引导、教研方法指导、学术规范教导作用,也要发挥对研究生思想品德和科学伦理的教育作用。导师对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承担相应责任。

2.培养环节

培养环节主要包括:双导师确定、个人培养计划制定、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撰写等。

研究生在入学后的第六周前,依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计划;在第一学年完成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第二学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学位论文选题的文献调研,并着手进行选题;第二学期末完成开题报告,经开题报告答辩小组评议通过后,进入学位论文的实施阶段。

实践教学总学时累计不少于1学年,其中校外集中实践不少于1学期。校内实训、教育见习在第一学年内完成,教育实习在第二学年完成。教育研习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

  六、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考试

方式

备注

A

学位

公共

 

0101A99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1

36

2

考试

7学分

0101A990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

18

1

考试

0101A990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

论述研究

2

18

1

考试

0101A9905

综合英语

1

54

3

考试

B

学位

基础

 

0451B9901

教育原理

1

36

2

考试

10学分

0451B9902

课程与教学论

1

36

2

考试

0451B9903

教育研究方法

1

36

2

考试

0451B9904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1

36

2

考试

0451B0405

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2

18

1

课程论文

0451B0406

专业英语

2

18

1

课程论文

C

学位

专业

0451C0401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材研究

1

36

2

考试

9学分

0451C0402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

1

36

2

考试

0451C0403

中学语文教育测量与评价

1

36

2

考试

0451C0404

中学语文教学技能研究

2

36

2

课程论文

0451C0405

语文教育史

2

18

1

课程论文

D

专业选修课

0451D9901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2

36

2

考试

至少选8个学分

 

0451D9902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

2

36

2

考试

0451D0403

文学阅读与教学

2

18

1

教学设计

0451D0404

写作学与写作教学

2

18

1

教学设计

0451D0405

文本解读实践

2

18

1

课程论文

0451D0406

教师语言艺术

2

18

1

课程论文

0451D0407

语文教育发展前沿专题

1

18

1

课程论文

0451D0408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

2

18

1

课程论文

0451D0409

中国文学专题

2

18

1

课程论文

0451D0410

外国文学专题

2

18

1

课程论文

G
必修环节

0451G9901

教育见习

1


1


8学分

0451G9902

校内实训

课例分析

2

4

2


说课

2

4

虚拟仿真实训
/项目式教学

2

4

小组试讲

2

6

微格教学

2

8

教学技能竞赛

5

6

0451G9903

教育实习

3-4


4


0451G9904

教育研习

1-5


1


七、实践教学

在优质中学建立稳定的联合培养实践基地,以中学语文教学名师工作室为依托建立长期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平台。根据学校实践教学工作安排,制定本学科领域实践教学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累计时间不少于1学年,包括校内实训、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等内容,在中学开展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1学

(一)校内实训

校内实训不少于32学时,主要任务包括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以及教学语言运用、板书、新媒体使用等模拟练习。通过创设模拟的实践环境,依托专业必修课,采取课例分析(4学时)、说课(4学时)、虚拟仿真实训/项目式教学(4学时)、 小组试讲(6学时)、微格教学(8学时)实施校内实训。另外通过开展三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比赛、普通话比赛、课件制作比赛、教学设计比赛、说课及试讲比赛和案例评析比赛等形式的教育教学技能竞赛实施校内实训,不少于6学时。

(二)教育见习

教育见习的主要任务包括:

1.教学观摩。教学观摩在联合培养实践基地进行。本科为师范类专业的研究生听课不少于8节,本科为非师范类专业或跨专业研究生听课不少于12节,其中公开课听课次数不少于2次;观摩主题班会不少于1次。

2.教研观摩。观摩中学教研活动不少于3次;观摩县区级以上中学教研活动不少于1次。参加教育管理专家或教学一线名师的专题报告会不少于2次。

3.文化体验。体验和分析语文学科教师的工作和学校文化。

(三)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由学校统一组织,原则上采取集中实习的方式,并与所学专业相符。教育实习主要任务包括:

1.教育实习准备。学校与实践基地共同开展入驻前的动员工作,向研究生介绍实践基地状况、了解基地导师情况,指导学生熟悉教材,开展备课、撰写教案和试讲等。

2.学科教学实践。研究生在理论导师和行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开展学科教学实践工作,主要包括:进行课堂观摩,本科为师范类专业的研究生每周听课不少于4节,本科为非师范类专业或跨专业研究生不少于6节;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开展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实习期间独立撰写教案并讲授新课不少于6节;参与辅导、作业批改、考试及阅卷等工作。理论导师采用驻校指导、巡回指导和远程指导等多种方式和行业导师联合开展讲评,讲评次数不少于2次。

3.班级管理实践。参加班级集体活动,了解学生和班级文化,熟悉班主任工作内容和流程,参与集体教育、个别教育以及家校社协同育人活动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真搜集和分析相关教育案例;独立组织班级集体活动,如主题班会、报告会、团会、中队会、班日活动和游戏活动等,活动次数不少于2次。

4.教学研究实践。研究生参加教研活动不少于6次。围绕教育实践研究的主题,结合教育实践中的教育教学问题,开展教育反思。每月撰写教育实践反思报告不少于1篇。围绕学位论文的研究问题,收集相关实践案例、调研材料和参考素材等,为撰写教育研习报告和学位论文做好充分准备。

(四)教育研习

教育研习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与课程学习和论文撰写有机结合。教育研习的主要任务是围绕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或教育实践研究的主题,开展教育调查研究、课堂观察研究等,并通过课堂实录、教育日志、教育教学案例等记录自己的反思与收获。研究生在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期间,至少各撰写1份不少于3000字的教育研习报告。报告的形式为调查研究报告、教学反思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现状与问题、成因分析和改进建议等。

八、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一般于第五学期初进行第一次考核。中期考核小组由学院党政领导、学位点负责人和硕士生导师组成。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思想政治表现与组织纪律性,学习态度与专业课程学习情况,实践教学开展情况,参加学术活动与科研工作表现,科研道德与团队合作精神,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进展与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和研究内容等。

中期考核不合格者,半年内重新申请考核,连续两次中期考核不合格者,予以退学处理。

九、毕业要求

研究生在最长学习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内容,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毕业证书。

十、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1.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包括选题、开题报告、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评阅和学位论文答辩等环节。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通过全面收集和阅读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选定研究课题,并公开作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采取报告和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开题报告由学院统一组织,5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导师组成开题工作小组,对开题报告进行答辩和审定。开题报告通过后,需根据答辩小组的评议意见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一个不少于3000字的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及开题答辩小组成员审核签字后交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开题报告未通过者,或因特殊情况需变动学位论文题目及基本内容者,需重新进行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和研究生中期考核一并进行,由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统一安排。研究生按要求向考核小组汇报每学年的课程学习、参加学术活动情况、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及目前遇到的问题或困难等,中期考核结果与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挂钩。对于不适合继续学习的研究生,按照学校相关管理办法处理,终止培养,令其退学。

学位论文标准、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评阅和学位论文答辩按照《信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进行。学位论文要凸显应用价值,可采用多种形式,如专题研究论文、调查研究报告、行动研究报告、案例研究报告、课程开发方案等,论文正文部分字数不少于2万字。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基础教育学校的教师或教育教学研究人员。

2.学术成果要求

学位申请人在学术成果方面至少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以第一作者(或者导师第一、本人第二)在CN及以上级别期刊发表教研论文或学术论文1篇;

2)获得校级及以上教学技能大赛奖励1项或学术奖励1项;

3)主持完成校级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1项;

4)其它与教育教学、专业发展高度相关的校级及以上荣誉1项。

3.学位授予

研究生的学术成果达到申请硕士学位的要求,同时学位论文通过双盲评审和答辩环节,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颁发硕士研究生学位证书。

十一、其他规定

本方案适用于我校学科教学(语文)全日制教育硕士,自2023级开始实行。


/选读书目及刊物

文献
类别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教育部

著作

必读

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年修订)

教育部

著作

必读

3

统编高中语文教科书教学设计与指导

温儒敏,王本华

著作

必读

4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笔记

吴欣歆

著作

必读

5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教师指导语文

王意礼,叶丽新,郑桂华,徐思源

著作

必读

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王宁,巢宗祺

著作

必读

7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欧阳芬,殷可嘉

著作

必读

8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徐林祥

著作

必读

9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

靳彤

著作

必读

10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王荣生

著作

必读

11

教育漫话

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

著作

必读

12

给教师的建议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

著作

必读

13

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

约翰・杜威著,姜文闵译

著作

必读

14

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

孙绍振

著作

必读

15

月迷津渡:古典诗词微观分析个案研究

孙绍振

著作

必读

16

语文文本解读实用教程

荣维东

著作

必读

17

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

王崧舟

著作

必读

18

语文教学设计技法 80 讲

余映潮

著作

必读

19

解读语文

钱理群

著作

必读

20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叶圣陶

著作

必读

21

于漪语文教育论集

于漪

著作

必读

22

于漪全集・课堂教学卷

于漪

著作

必读

23

于漪全集・写作教学卷

于漪

著作

必读

24

课程・教材・教法


期刊

必读

25

教育研究


期刊

必读

26

全球教育展望


期刊

必读

27

比较教育学报


期刊

必读

28

教育学报


期刊

必读

29

中国教育学刊


期刊

必读

30

现代教育管理


期刊

必读

31

现代教育技术


期刊

必读

32

中国电化教育


期刊

必读

33

电化教育研究


期刊

必读

34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期刊

必读

35

中学语文教学


期刊

必读

36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期刊

必读

37

语文教学与研究


期刊

必读

38

语文教学通讯


期刊

必读

39

语文建设


期刊

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