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别山非虚构写作中心 > 学生作品 > 正文

心 路

时间:2018-10-19 19:29:13来源:本站编辑 作者:本站编辑阅读:

 心  路

文/符展展  2015级秘书学班

星沉月朗,家在远方,何日梅花落,送我归故乡,慰我彷徨,祭我悲伤。

18岁,来到这个城市上大学。在这里已经一年之久,在这一年之中,我最常想的,不是交朋友,不是茫茫前路,甚至不是对学习与生活的探究,我最常想的,是家。                    

   以前从未离家这么久这么远,也从不知道原来我对家的执念如此之重,以至刚开学时傻傻地想过不上学了,要回家一直呆在爸爸妈妈身边。诚然那只是一个幼稚疯狂的不会实现的想法,所以我就在这里想想家,幽幽地。

学校电台有一段天天播月月播年年播的话:对于亚当而言,天堂是他的家;而对于亚当的后裔而言,家是他们的天堂……一段虽然被播烂了但是很对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十年如一日地播放。还有那些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家是我们温柔的海航……说得很好,描述得贴切。可我,每每想着家,实在没有这么多矫情的话语,只是想念妈妈的唠叨、爸爸做的红烧肉、还有和弟弟打的架;只是想永远那么轻松地活着;只是想一直当他们的小公主。如今背井离乡的我,除了想念,无可奈何,我的心,完全地落在了家里。

这次借着系里领导与老师的支持,我们有幸能与老师一块去进行文学采风活动。去的不是什么大地方,反而是一个小村子,一个很穷的小村子,一个很穷却有着响亮名号的村子:“中华孝心示范村”——息县弯柳树村。就是这个村子,就是这短短两天地接触,却给我的内心带来了太多触动,而最多的,还是伤感 。

伤感,我有什么可伤感的呢?刚进村子的时候,一群老人拿着大彩扇起劲地挥着欢迎我们;再走近是一排小朋友微笑着列队迎接我们。看着老人和孩子们一张张微笑的脸,我也真的是欢喜的。听了讲座后接着就是他们村子为了60岁以上的老人所专门办的饺子宴,虽然我们都去帮忙包饺子盛饺子烧火什么的,到了很晚才吃上饭,但是,累,却乐在其中,这些记忆都是真切的快乐的。但是慢慢地接触下去,却让我心疼了:这个村子是个留守村,村子里全是老人和小孩,青壮年我连十个都没见到,和村里的老人谈话,抱着孩子的老人总是摸着小孙子的头说:“他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一年都不一定能回来一次呢。”小男孩听见了赶紧指着墙上的一张照片对着说:妈妈,妈妈,这是妈妈。面对此情此景,要说不心疼,怎么可能?同样远离家乡的我,在那一刻,跟这个小男孩,不可思议地产生了共鸣。
不单是小孩子想妈妈,老人也想孩子啊!记得吃饺子的时候,一个老奶奶过来跟我们聊天,老奶奶说家里就她自己,儿子孙子都在外边,老伴也不在了,那么大一个家就她自己。然后又聊了很多,最后热情地邀请我们晚上都去她家住,我们当时只是口头答应了,心里并没有当回事。等到下午我才发现老奶奶都一直追随着我们,期间又给我们说了好几次晚上一定要去她家里住,一下午整个屋子好多欢声笑语,唯有老奶奶的眉头却一直紧缩,看得我心里也是酸酸的。想老人家她一个人,该是多么寂寞啊!到了晚上我们却没有分到老奶奶家里,第二天才知道,老奶奶家里住的人最多,住了八个人,其中一个住在老奶奶家的同学给我们讲老奶奶早上给他们做了特别丰盛的饭菜,她还拿出手机让我们看他们和老奶奶的合影,照片中老奶奶笑得特别灿烂,再想起来老奶奶早上为给他们做早餐忙上忙下的身影,肯定也是乐呵呵的,那肯定是她生活中特别开心的一件事,以后回忆起来也都是笑。

看着一个个老人一群群孩子,不由得想到了他们的思念对象——远方的游子们。他们在异乡,披星戴月地奔波,只为了那一扇温暖的窗。还记得在村子里第一天晚上我们入住的那家宿主,也是和老伴两个人带着两个孙子,儿子儿媳在广州。两位老人对我们说儿子儿媳过年也不回来,是他们两个带着两个孙子去广州过的年,说是在外没挣到钱,回来走亲访友事情繁多还要花钱,索性他们就在广州过年了。但是我觉得,那顿年夜饭吃的,定不如家里的香,在异乡的他们,肯定也是想家的,是想回来看看的,每日每夜,想着家乡的河,家乡的树,家乡的黄土地,因为这点,同为游子的我是感同身受的,家里带来的大罐咸菜,坏了我也不舍得扔,因为那里面有家的味道,亲情的味道。只是希望游子们不要把他乡当成故乡,不要忘了故乡才是你们的根。

   三毛写过一篇文章:《云在青山,月在天》。就算不看文章,只看题目都是极好的文章:云总是盘绕在山端,月总是悬挂于中天。朋友问的奇怪:“三毛,你可是有心没有?”她回答一句:“‘云在青山,月在天。'你可是懂了还是不懂呢?我的心吗?去问老天爷好了,不要来问我,这岂是我能明白的。”要我说,心?心在心上,只有自己感受得到。只记得流连在故乡的心,一直没归来。

热门点击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