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网站首页 > 学科科研 > 科研成果 > 正文

2014-2018文学院部分C刊论文发表统计表

时间:2018-10-10 18:07:01 来源:本站编辑 作者:本站编辑 阅读:


作者论文名称期刊名称何年何期
沈文慧炎黄学:中国传统文化的龙头之学光明日报2018年第20期
王雨海怀疑·对话·命名:解读李洱的关键词小说评论2018年第1期
徐洪军80年代作家回忆录出版状况考察中国图书评论2018年第1期
徐洪军版本的修改与创伤的书写——从《梁光正的光荣梦想》到《梁光正的光》小说评论2018年第2期
徐洪军八十年代作家回忆录的分类——以《新文学史料》为中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3期
陶广学孔颖达训诂学思想刍议孔子研究2018年第1期
许中荣《红楼梦》中“黛玉失眠”的文学与文化史考察红楼梦学刊2018年第2期
沈文慧大河波涛涌 文脉气韵长光明日报2017年第120期
樊会芹论李佩甫的土地书写兰州大学学报2107年第6期
樊会芹李佩甫小说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湖北社会科学2017年第9期
樊会芹李佩甫文学年谱东吴学术2017年第5期
闫孟莲乡村世界沟通的景观--新媒体环境下社会流动与文化传播的焦灼学习与实践2017年第3期
厉盼盼哥特瓦尔德“部落制重现”宗教社会学假说学术交流2017年第10期
吴锋文基于模式识别的四句式复句句法语义关系判定汉语学报2017年第3期
徐洪军田中禾文学年谱东吴学术2017年第4期
徐洪军论《软埋》的叙事结构及其功用小说评论2017年第3期
江中云初唐传奇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视角作品探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
刘建华维、汉异类婚型民间故事比较研究文化遗产2017年第1期
厉盼盼哥特瓦尔德的马克思主义希伯来圣经批评理路世界民族2017年第2期
侯朝阳圣经故事:当代中国大陆的西方文化启蒙读本圣经文学研究2017年第14期
王海涛困局疏离虚构——梁鸿《神圣家族》三题小说评论2017年第5期
王委艳历史的叙述逻辑:一种交流叙述学视角人文杂志2017年第7期
王委艳交流叙述学的认知基础湘潭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
王委艳论交流叙述冲突中外文化与文论2017年第35期
王委艳叙述转向与交流叙述学的理论建构符号与传媒2017年第14期
张言军比况助词“来”的形成发展及其消亡汉语史研究集刊2017年第1期
张言军概数助词“许”的历时发展及其衰落动因考察古汉语研究2017年第1期
张言军情态副词“一味”的多维度考察汉语学习2017年第2期
张振龙汉魏之际游艺与文学关系的新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
张振龙从语汇语句角度对《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再审视学术交流2017年第6期
曹宇粉丝文化有利有弊,关键在于引导人民论坛2017年第10期
吴圣刚邵丽文学叙事的个性特征中州学刊2017年第06期
刘家民文学批评的当下状况与价值重构重庆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
禹权恒刘震云年谱东吴学术2017年第2期
侯朝阳英语世界的“宗教大法官”研究俄罗斯文艺2017年第02期
刘建华哀伤与绝望的浅吟低唱——张爱玲与川端康成比较研究海南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
刘家民拯救与毁灭:“身体”的历史反思与伦理观照当代文坛2017年第1期
沈文慧有意味的形式:周大新长篇新作《曲终人在》的叙事艺术分析当代作家评论2016年第5期
吴圣刚李佩甫与中原文化的叙述方式中州学刊2016年第08期
吴圣刚李佩甫平原叙事的社会学意义小说评论2016年第4期
刘家民解析电视剧《好先生》对“爱”的新拓展中国电视2016年第11期
杨文臣论墨白小说的复调艺术小说评论2016年第2期
吕东亮《黑白男女》的心灵风景与文化意义小说评论2016年第4期
吕东亮批评的抱负与温情的细读——何其芳《红楼梦》研究的批评史意义文艺争鸣2016年第07期
姚圣良汉代的“术数之学”与《汉书》的非理性描写河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
姚圣良汉人的“风水”观念与汉赋的文学表现学术研究2016年第10期
姚圣良《风俗通义》的志怪小说属性——兼论汉代小说的类别特征郑州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姚圣良民俗信仰:两汉文学题材及意蕴呈现的滥觞与基点河北学刊2016年第5期
刘振平汉语语法在新加坡的变异及教学语法研究汉语学习2016年第3期
王海涛朱谦之《周易哲学》对儒家美学的创造性阐释河南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
朱国伟《诗经·邶风·柏舟》诗义新解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牛利医患门诊交际中诊断的会话分析研究华中学术2016年第7期
杜昆论刘庆邦“保姆在北京”系列小说的价值与局限小说评论2016年第4期
李群论计文君“钧州系列”小说小说评论2016年第3期
王丹《黄泥地》与中国乡土的重建小说评论2016年第4期
徐洪军张一弓与八十年代文学小说评论2016年第5期
张言军“看在X的面上”构式的固化历程及其语用特征语言研究2016年第3期
王雨海《野草》的总纲——论鲁迅的《题辞》鲁迅研究月刊2016年第3期
禹权恒“高尔基在中国”与“中国的高尔基”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11期
禹权恒范式转型与关联之魅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6年第2期
禹权恒论刘震云小说的宗教情怀小说评论2016年第5期
禹权恒“堂吉诃德在中国”与“中国的堂吉诃德”鲁迅研究月刊2016年第5期
姚圣良汉代小说与民间信仰之关系考论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刘振平新版小学华文教材中的汉语拼音拼写华文学刊2015年第2期
朱敏霞语言进化生态学述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侯朝阳圣经故事类图书在华出版状况(1999-2014)研究圣经文学研究2015年第11期
王丹马克思问题视域下艺术生产的当代反思华中学术2015年第11期
吴圣刚论二月河历史叙事的方式中州学刊2015年第10期
张言军“后来”的词汇化及其词义演变汉语学报2015年第4期
王海涛当代乡土文明的批判力作——评刘庆邦长篇新作《黄泥地》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年第1期
王丹语言批评的谱系生态:发展动因与演化轨迹文艺评论2015年第5期
王丹文学批评理论的双重话语——基于问题意识的再审北方论丛2015年第1期
王丹从问题域看语言批评的理论构型内蒙古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
禹权恒上海鲁迅:形象建构与透视福建论坛2015年第6期
吴圣刚地域文学的价值与研究方式——《中原作家群研究丛刊》解说南方文坛2015年第6期
吴圣刚二月河历史小说研究综论江汉论坛2015年第9期
吴锋文汉语复句信息处理二十年中文信息学报2015年第1期
张振龙从作品看曹操和曹丕对《诗经》接受的异同齐鲁学刊2015年第2期
张振龙曹丕对《诗经》的接受及其文艺价值江汉论坛2015年第2期
张言军概数助词“来”组配能力的历时发展考察汉语史研究集刊2015年第2期
张振龙曹操创作对引《诗》传统的发展及其文学影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姚圣良汉代骚体赋之“游”的新变及其背景原因探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张振龙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与“气”的情志内涵学术交流2014年第9期
侯朝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神思想基督教思想评论2014年第2期
王海涛变革时代的神实书写小说评论2014年第6期
张本一宋元说药伎艺及其戏剧形态论略中华戏曲2014年第2期